加快数字化改造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
| ||
经济界别 陆佳
以数字化驱动制造业全产业链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日益成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谋求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数字化改造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新增实施省(厅)级试点14项,上虞区入选第二批省级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试点区域,电机制造行业入选2024年度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县(市、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云上企业”等全区企业数字化改造示范培育走在全市前列。经济界别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区加快数字化改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数字赋能,驱动产业发展“新引擎” 1.推动数字产业化。瞄准元宇宙、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影视制作产业等方向,推动数字建模、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鼓励软件企业向嵌入式技术发展,赋能高端装备制造。充分释放智算中心潜力,探索大模型在工业领域应用,培育形成一批“AI+纺织”“AI+健康”等数实融合典型应用场景。 2.加快产业数字化。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1.0水平全覆盖的基础上,以电机制造行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和绍兴市纺织印染、汽车零部件行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建设为契机,谋划数字化改造2.0水平推进工作,鼓励企业争创数字经济示范试点,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 3.探索数据价值化。加快“杭州湾上虞数创港”建设,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和算力产业,统筹推进企业数据管理试点工作,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推进数据资源价值化。打造一批上虞本土优质服务商,加强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应用场景,破除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归集、利用共享。 二、聚焦难点,疏通企业数改“症结点” 1.加强数改试点示范。发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推广作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电机、纺织印染、汽车零部件等示范行业数字化改造,带动伞业、风机、铜管等数字化改造程度较低产业行业数改模板打造。 2.推动数改走深走实。通过政策补助、宣讲宣贯、入企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提升企业数字化改造程度,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低、数字化转型基础水平低、数字化工具利用率低等问题。 3.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加强政企对接、入企指导,开展工控安全、网络安全培训,引导企业定期更新安全软件、强化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备份重要数据、限制访问权限、制定应急预案等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避免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网络攻击等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三、健全机制,把好数改推进“方向舵” 1.强化数改氛围营造。积极争取承办全国、全省数字经济相关重大活动,嵌入式展现上虞数字经济辨识度。开展数字化改造政策宣贯会、企业数字化转型沙龙、企业数字化改造现场会等,邀请行业专家与企业数改负责人开展交流,加强企业平台建设指导,提升中小企业数改意识。 2.加强数字人才供给。加强龙头企业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对接,共同培育数字人才。推动企业与区内、市内高校对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双向匹配、有效对接的合作平台,培养适应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加快建设“先进计算产业学院基地”,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信创、高性能计算等高新领域产业创新人才。 3.推进惠企政策兑现。以“加快数智赋能,提升制造业数字变革力”政策条款为指导,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各方面同向发力,减小中小企业数改前期投入压力,提升企业数改积极性。充分发挥“越快兑”一网通兑平台作用,优化流转流程,加快资金拨付,进一步推动政策申报、兑现便利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