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资讯>委员建言

关于进一步做强做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发布日期:2025-08-21字体:[ ]

中国共产党界别 朱宏纲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牵引性抓手,是激发市场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我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于2024年4月建成投用,聚力让首创优势转化为领跑态势,有力推动政务服务由增值服务向有感服务延伸,创新打造创客服务、投融资法治服务、涉外服务等“一件事”以及低空经济、两重两新专窗等特色服务场景,自中心运行以来,为企业提供各类增值服务1.6万余家次,破解涉企问题1024个,企业满意率100%,全力建设涉企服务中台枢纽,用增值服务为企业办事营造省心舒心的营商环境。

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导向,目前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统筹管理缺乏有效牵引性抓手。当前企服中心在实际运行中尚存在“小马拉大车”的情况,统筹调配全区服务资源的有效载体存在局限性,对于各板块和部门增值服务内容的拓展、服务质效的提升缺乏牵引性抓手。二是增值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驻人员仅了解本科室服务事项,对本部门的增值服务业务不够精通,同时各个板块之间的业务联动协作也不够高效畅通,为企业服务的协同能力还有待提升,涉企服务的‘一站集成’的机制仍需完善。三是涉企问题分析处置成效不够显著。目前我区涉企问题收集仍存在简单化、碎片化的现象,全量全平台归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从2024年第四季度归集的151个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政策与项目服务类。其中,政策服务类97.22%是政策咨询,项目服务类57.57%是行政服务和审批等方面;另一方面,对于涉企问题举一反三的力度还不够,由一个问题提交向一类问题解决的转化成果还不够显著,转化为增值服务的事项还不够多。

进一步做强做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建议:

一、分类管理,全力打造形神效兼备的企服中心。要立足高水平为企服务的目标,进一步健全与企服中心工作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强化区企服中心对各部门和板块的统筹协调,激活为企服务动力建议实行分类管理制度,设定共性基础、岗位履职和创先争优3类指标,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量化细化指标,使管理内容有形可塑、具体可感。开展领跑竞跑机制,设立荣誉墙,开展“季度之星”评比,及时公布集体、个人获奖情况、服务对象锦旗、表扬信等,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竖起正向激励“风向标”。

二、解难赋能,全力谋划问题导向的增值服务路径。聚焦涉企服务需求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进一步优化“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建议在完善当前涉企问题快速响应机制的基础上,迭代升级疑难问题领导解难机制,设立如“爱企日”等固定时间或节点,举办涉企服务专场,方便企业按照时间节点提交涉企问题,打造常态化服务机制。建议全力服务区委“融杭联甬接沪”战略,积极推动“政企服务直通车”向外扩面、向下延伸,有效服务虞商回归、区域合作和创新平台项目。为丰富服务内容,也可结合创客城市打造、“4+4”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等内容,以专场和分场形式在区企服中心和基层企服驿站、分中心分别举办,同时利用各类传统和新兴媒体加大宣传推广,从而构建全链贯通、全域覆盖的全方位、主题式、多层次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工作体系。

三、多跨协同,全力构建高素质的涉企服务队伍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汇聚政府、社会、市场三侧力量,加快形成多方联动为企服务链,推动涉企服务部门全联动、流程全覆盖、服务全天候,实现从片段式服务到全方位服务。要成立涉企服务先锋队,抽调各板块业务骨干组成政策解读、项目服务、法护营商等专家团、讲师团,围绕企业发展壮大不同阶段及其相应服务需求,建立专属服务、代办服务、陪跑服务等服务机制,提供“伴成长、育项目、解烦忧”的全方位服务。要搭建上下贯通涉企服务平台,依托基层企服驿站、分中心和驻企指导员等一线服务平台和队伍,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运营状况,全面分析块状经济发展情况,不断完善丰富涉企服务内容,做优普惠式和定制化服务套餐,并将收集的问题通过企服中心涉企问题闭环机制及时解决。要全力打造涉企服务“朋友圈”,收录与区内企业关注的涉企服务相关的法律政策、服务机构、服务专家等基本信息,建立基础信息匹配机制;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挖掘和联合相关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组织、第三方市场服务机构,多元主体共同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全周期衍生服务。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