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地标 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 |||
| |||
九三学社上虞区基层委 李雪明
生命健康产业是当前最具增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点。我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具有较好基础。一是区位优势好。我区地处沪、杭、甬三大城市圈中心区域,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将横贯而过,连接优势突出,可有效承接上海、杭州等地外溢资源。二是发展规划清。作为“青春之城”建设的主战场,未来城“一湾三谷两区”的规划基本形成,将重点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沿曹娥江—杭甬运河打造高端微创器械、细胞与基因药物、医美医养与健康管理等3个主导产业集群。三是产业基础实。区内共集聚产业链企业53余家,产值超120亿元,初步形成了产业小集群。在上游原料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中游制造领域能进行各类产品代加工,在下游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应用领域也有布局。四是校地合作紧。我区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成立复旦曹娥江创新中心,拥有邵逸夫医院国家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先进的科研实验平台,可以为产业输送创新发展动力。 目前,各地都在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把握优势。建议以曹娥江生命健康谷为地标,迭代升级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加速释放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效应,打造支撑上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 1.以“联动+精准”模式,实现细分领域突破。围绕复旦大学再生医学、基因诊疗等重点学科优势和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点治疗领域,重点发展靶向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一代治疗方式,同步发展以体检早筛、伴随诊断为代表的精准预防服务和泛健康管理服务。依托医药企业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发展新型抗体、肿瘤疫苗等创新药物,推动新型精准靶向小分子化学新药研发,积极弥补国内市场空白。 2.以“孵化+加速”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复盛生命科学园、经控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邵逸夫微创器械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健全实验和测试设备,打造集“公共平台+创新研发+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超级孵化器,提升孵化器自我造血能力。充分发挥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实现动物实验室、PCR实验室、GCP病房等共享,优先承接我区医药企业的临床试验项目,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3.以“全链+融合”模式,加快项目落地速度。加强平台规划部署,加快产业基础研究平台、概念验证中心、中试转化平台等建设。推动企业信息共享,搭建“上游企业+下游企业”“链主+链属”的供需对接平台,提高上下游企业协调能力。深化“万物互联”,建设数字化生命健康谷,依托待建设的中科曙光超算中心,推进数字化渗入企业全链条。 4.以“专业+增值”模式,构建运营服务体系。谋划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园区企业研发成果梳理跟踪、服务落户、支持培育的工作机制,形成相互促进、螺旋上升格局。加强企业政策指导服务,打通生命健康产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依托药械审评服务中心,建立创新药械等重点产品提前介入机制,加快研发成果在未来城落地、转化、产出。 5.以“平台+政策”模式,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高素质人才引进方案,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动态评价已引进人才的工作表现、项目进展、创新成果等情况,实现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规划。积极拓展引才渠道,深化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持续放大学术研讨会和创新创业大赛的人才磁吸效应,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