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体育+”
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的几点建议 | |||
| |||
教育体育界别 沈佳燕
伴随“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化,我省自2013年起连续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着力打造农村文化阵地,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10年来,上虞建成文化礼堂275家,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群众高品质文化体育需求日益旺盛,如何用好文化礼堂、盘活社会资源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2020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体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的探索实践,以体育设施进农村文化礼堂、体育组织进农村文化礼堂、体育赛事进农村文化礼堂、健身指导进农村文化礼堂等“四进”活动为主要形式,共享农村文化礼堂资源,有效引导全区人民尤其是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健身、科学健身,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了体育惠民的“一线阵地”,也让农村文化礼堂更加“活”了起来,引领带动了乡村体育“火”起来。经过数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建设农村民众的“精神家园”,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的课题中,体育可以有、也应该有更积极的作为。 一、发挥“礼堂+体育”的嵌入效应,注入文化礼堂多元发展新动力。突出文化礼堂多元功能,在礼堂内外设置百姓健身房、老年活动室、休闲运动吧以及篮球场等,盘活文化礼堂人气,打造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亮点。进一步扩大体育活动覆盖面,建议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人群设计相应的体育活动,如老年人以桌上冰壶、兜球、飞镖等项目为主,中青年以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为主,青少年以跳绳、趣味游戏、亲子活动等项目为主。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和平台,推进“一镇一品”体育品牌建设,激活乡村体育活力,如稻香永和,可将割稻、挑担融入体育活动项目;竹韵长塘可将竹、笋元素融入文化礼堂里的体育活动中去。注重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充分利用各体育协会、相关机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以“常驻+轮驻”的形式走进文化礼堂,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加大群众体育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的体育意识,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使体育锻炼成为广大群众自觉的、重要的生活方式。 二、丰富“文旅+体育”的融合途径,奏响文体惠民交响曲。文体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更能进一步促进文化与体育产业繁荣发展。建议深层挖掘“文旅+体育”的市场化运行模式,通过签约相关品牌企业或单位,集合一村一品的独特优势,打破文体行业壁垒,以农村礼堂为赛事据点,组织承办非奥类、竞技类等具有文化品牌辨识度的友谊赛或邀请赛,将运动与新农村繁荣与烟火气深度融合,让参赛者体验别样的体育之美。 三、挖掘“治理+体育”的契合点位,打造和谐共富好阵地。实践证明,体育进文化礼堂能有效集聚群众和人心。建议以村文化礼堂为依托,通过活动、邀请、赛事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有效发挥体育活动在推动村民融合、增进沟通交流、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如崧厦街道舜源村作为小舜江移民村,接连两年申办“体育赛事进文化礼堂活动”,受到村民的极大好评。盖北镇珠海村的新居民人口占到常住人口的92.9%,一场趣味运动会,有效增进了社群联系,助推社区串联治理“同心圆”。要着力做好“体育搭台、部门联动”文章,结合体育活动的开展,统筹开展基层治理走进群众的重点工作,如垃圾分类、反诈骗、禁毒、文明交通、五水共治、枫桥经验、消防等相关宣传和调研,实现达到1+1>2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