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记区政协委员、“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负责人董国光 | |||
匠心致初心 铺筑十四年网络公益路 | |||
| |||
上周,董国光跑了趟嵊州金庭的高龙村,目标是当地的黄桃林,“先去看看长势、产量,心里好有个底。”实际上,这已是他第四次上山赴约,“山高路远老人多,帮着卖卖。”5年前,他在当地走访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时,有人请他吃自家的黄桃,不想一尝,挺鲜。但和很多深居一隅的水果一样,好吃也难卖。回来后,董国光试着把这事发到“点亮一盏灯”网站,很快认购一空。到第二年,更多老人翘首以盼。去年就帮着卖了200多箱。 “小小一箱桃,一头是老人家的辛苦,一头是爱心人士的信任,马虎不得。”为尽量给黄桃找到归宿,除了前期的产量摸底,联系运输、定点取货、钱款结算等,无一不包含着董国光的背后功夫。 “不奢求一次轰轰烈烈的造势,更在乎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他坦言,做公益越久,关注的人越多,就越要细致慎重,不忘出发时的初心。 2009年冬,一盏电灯一条帖子开启了乡土文化爱好者董国光的网络公益路。当时,他在丰惠海拔500米高的燕河岗采风途中,偶遇独居老人王松堂。有感于老人的困境,他二次上山为小屋通了电亮了灯。事后,董国光将此事写成了一条名为“点亮一盏灯”的论坛帖子,不料跟帖者甚众。此后一个月,他连续带着四拨网友手提爱心物资上山看望老人。 “其实这盏灯不光点亮了我,也点亮了更多普通人的善心。”就是这一无心插柳之举,让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到董国光的这一支草根公益队伍中来。2014年,董国光又被推举为区政协委员。这一重特别身份,让他获得了更宽广的公益视野,也打开了更多元的公益格局。 如今,在“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公益方式常常因人而异,不拘一格,从而让更多有一技之长或身有长物的普通人、好心人方便参与、乐于参与。如为孤寡老人修房建卫生间,为贫困女孩布置“闺房”,张罗山区留守儿童外出旅游,向甘肃兰州的困境老人千里送冬衣,为云南牛威小学的孩子改善食堂环境、资助文体设施……14年间,董国光带领团队累计开展志愿活动1.2万余次,服务困难家庭5万多户,联接善款1千万元,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不止如此,“点亮一盏灯”团队还先后与区民政局、司法局、公安分局,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合作,参与到社会救助家庭入户调查,社区矫正、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预防老人走失“黄手环”发放、礼让斑马线劝导等工作中,受到广泛好评。“反过来,这也让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真实有效的公益资源。”董国光表示,通过这样民间与官方的良性互动,这条公益之路也越走越宽。 尽管如此,14年来,董国光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情,先实地了解,再组织爱心,全过程文字摄影记录。“我们是准备跑马拉松的。”期间,面对爱心队伍的扩容,自己和团队头上荣誉头衔的增多,加之网络公益的鱼龙混杂,董国光认为,最好最长久的做法,就是第一时间的自我规范透明。 为此,他建起了“点亮一盏灯”官方网站,又承担了日常大量的更新、维护工作。以财务公开为例,官网上有专门的“财务公示”板块,用以记录每一笔钱的收支去向。据了解,每收到一笔钱款或物资,董国光都会第一时间发帖,再把链接发给捐助人;钱怎么用出去的,也会同样记录转发。这一标准动作,一直坚持至今。现在团队还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他自嘲“老年学绣绷”,又学起了短视频的拍摄制作。 “信息透明公开了,互相的尊重和信任也就有了,深了。”董国光感慨,做公益也好比人家开公司,除了创业的初心,更需要守业的匠心。为广撒爱心种子,避免固步自封,他又带着团队主动走近大众,定期开设“公益集市”,做公益科普,也常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国内公益大咖分享交流。有意思的是,这些年我区各类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不少团队负责人坦言,董国光就是自己的公益启蒙人、引路人。 在区政协中,董国光作为连续两届的老委员,也同样秉持着这份初心和匠心,积极撰写提案建议,发表意见心得,尤其他对公益的思考和实践,为地方志愿服务发展,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见解和路子。 (记者 冯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