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人新时代新风貌•委员风采】用“匠心”守护城市门面 | |||
——记区政协委员、绍兴市上虞园林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晓峰 | |||
| |||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绍兴市上虞园林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峰基本上没怎么休息,“我们的园林、市政工人也都在忙,跑跑现场踏实又充实,就当旅游了。” 今年是上虞园林市政集团组建成立后完整运营的第一年。集团有6家下属子公司,包括园林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养护,景观设计,苗木花卉培育等。其中单是日常管养,就涉及绿地835万平方米,路面设施 636万平方米,两者加起来,相当于206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摊子大、工作量大,怎么理顺条块关系,统筹全局工作,是摆在朱晓峰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而阅卷者是广大市民,“园林市政就像一个城市的外在‘门面’,做得好不好、干得实不实,无论巨细,大家都看得见,也都有发言权。” 今年年初,朱晓峰带领集团亮出“匠心筑城”定位,主张发扬“匠人”精神,拿出“绣花”的功夫干事。一方面,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精品工程”,推动园林、市政建设齐头并进,助力城市有机更新;另一方面,以健全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加强养护闭环化、督查动态化,进一步夯实完善管养一体化服务,提升城市管养品质。至于备受关注的积涝难题,集团也勇挑重担,以一盘棋思路,对易积水区域开展全面排查、检测,进而实施针对性立项改造。 就在各条块工作有条不紊走上正轨之时,一场“大考”又接踵而至——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来了。“是挑战更是契机。”在集团动员会上,朱晓峰提出,虽然困难不少,但恰恰也是他们这个年轻集团获得快速成长的好机会。 结合日常管养工作,集团对主次干道、交通路口、样板道路、景观带、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迅速掀起一场地毯式排查,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力气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管养水平也在这场历练中得到快速提升。 朱晓峰举例说,像常见的路面修复,从沥青路面的铣刨、切割到喷洒透层油、粘层油再到摊铺温度、厚度、骨料结构,都有严格的规范标准。标准一旦落下去、常态化,品质就有了保证。 不过,环境品质上去了,老百姓接下来的要求只会升不会降。如何迎接文明城市复评“后时代”,朱晓峰也早早开始了思考。在他认为,保持一颗“匠心”,不光要对当下的工作精益求精,还要开放思维,善于学习借鉴,保持适度超前。为此,他也十分注重对外的学习取经,除了统一组织对外交流,他本人也常趁着开会出差或旅游的机会,去观察各大城市的园林景观布置、创意小品造型以及道路铺设新材料、窨井新技术等。同时还与浙江农林大学展开战略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落地。 如“站”在三环桥栏上的美丽月季,作为我区推行垂直绿化的一个试点之作,就是对外借鉴改良的一个例子。据朱晓峰介绍,这也是今年园林绿化工作的一个重点,即通过逐步实施人行天桥绿化、立交桥绿化、墙体绿化等垂直绿化的方式,积极拓展城市绿色新空间,努力打造“城在林中、人在花里、行在绿下”的城市新景观。 作为区政协委员,朱晓峰的关注点也往往放在城市的建设管理上。以今年为例,他专门就加强餐饮业油污排放管理提出了建议。他告诉记者,现在工业企业排污都有严格要求,但餐饮油污排放却常处于监管空白。其中一大原因,是对应基础设施的缺乏,容易造成雨污管道堵塞,进而对地下管道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影响。 为此,他建议一方面要增设隔油池等排污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执法,以从根本上杜绝油污的粗放式排放。此建议也得到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餐饮集聚的时代广场日前即将完成改造,之后还将引入智慧水务系统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油污排放实时监控和隔油池定期清理,以形成长效监管。朱晓峰认为,这为全区油污排放规范管理开了个好头,他也将持续关注下去。
(转自2020年10月19日《上虞日报》记者 冯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