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向发力中书写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 |||
"新时代政协新样子”笔谈系列之七 | |||
| |||
汪洋主席提出“新时代的人民政协要有新时代的样子”,并强调要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锚定新方位新使命,在双向发力中书写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双向发力的基础。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是人民政协制度设计的初衷,也是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独特作用的关键。要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是提高双向发力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区政协党组领导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提高履职能力中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把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和机关服务质量作为增强政治定力、推动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双向发力工作质量的基础。从严抓好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强化履职意识,增强履职本领。要在围绕中心工作中夯实政治责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有所作为的关键,是提高双向发力工作质量的聚焦点。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做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促进政协履职与党政中心紧密对接。 二、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凝聚共识的作用。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提升建言资政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要在教育引导中凝聚共识。始终注重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坚持求同存异、合作包容,在坚持一致性中尊重多样性,在包容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要在协调关系中凝聚共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 “区政协各委室联系界别”制度,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的作用,助力党委政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加强团结。要在协商交流中凝聚共识。深化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合作共事,拓展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交往渠道,组织好“请你来协商”等活动,增进了解、达成共识。 三、围绕中心大局,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精准建言、有效资政是双向发力的成果体现。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提升建言资政的“言值”。要在助力转型发展中献智。面对转型升级关键期,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等,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适合上虞实际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要在改善民计民生中献策。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环保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精准民生”的选题调研和视察。努力做到建言为民分忧、献策为民解困、议政为民谋利。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献计。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对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路子进行深入调研,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要在推进民主监督中献力。聚焦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实行民主监督,使民主监督“有题可做,有的放矢”,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 (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傅亚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