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换个舞台,绽放光彩 | |||
——记区政协委员,e游小镇管委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梦瑶 | |||
| |||
到今年,陈梦瑶刚好三十而立,同时从湖南老家跑到上虞工作也刚满十年。前八年,她是区文化馆年轻有为的舞蹈编导,拿奖专业户;后两年,她遇到了比她更年轻的e游小镇,怀着对小镇强烈的认同和期待,她重新出发,尝试用热情和才华书写自己与小镇的故事。 从挂职到留任,渴望参与小镇未来 2016年,国庆假期结束,陈梦瑶离开熟悉的舞台,以挂职锻炼的方式到了刚成立不久的e游小镇管委会。当时的陈梦瑶自带光环,28岁,执导大型舞蹈《大围涂》,手持多个省级舞蹈编导奖项。不过到了新环境,这些似乎都要“翻篇归零”。 “第一天就开会到凌晨3点。”对于最初入职小镇的情景,陈梦瑶记忆犹新,“第一个月,就瘦了6斤。”那段时间,由小镇主办的首届中国游戏产业高峰论坛正进入最后到计时,紧凑又紧张的工作节奏来不及给她这位“新人”喘气梳理的机会。开朗要强的陈梦瑶也主动领命,而且凭借多年在文化馆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经历,很快融入了活动策划、对外宣传的新岗位。 到次年8月,眼看着一年的挂职期将满,按规定,陈梦瑶将重回文化馆,但小镇管委会却舍不得放人。“有创意有才华有激情,小镇特别需要这样的人才。”管委会主任张铭军用“求贤若渴”表达了强烈的挽留之意。 “我自己也舍不得。”陈梦瑶坦言,尽管小镇的工作挺“虐人”,一年到头鲜有休息时间,但看着当初还是一张蓝图,一片空地的小镇一天天长高长大,企业越聚越多,人气越来越旺,心中充满了对小镇未来和未知的期待。 花更少的钱,办更有影响力的事 2017年11月26日,以“游戏天堂,快乐奔跑”为主题的2017曹娥江国际马拉松赛在e游小镇鸣枪开跑。在浩浩荡荡的奔跑大军中,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一群身着“奇装异服”的跑者吸引,而打头领跑的,就是陈梦瑶。 “马拉松的起始点都在e游小镇,我们就想玩些不一样的,有小镇个性的。”开跑前一个月,陈梦瑶接到一个任务,即为马拉松添加小镇元素。一周后,一份关于“次元跑”的方案新鲜出炉,“当马拉松遍地开花,变成一种全民运动狂欢时,如果Cosplayer也跑起来,会怎样?”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一经出现,就点燃了大家的热情。陈梦瑶随即带领团队广发英雄贴,联系各大高校Cosplay社团,到最后报名人数居然破了600人,占到了整个马拉松跑团的十分之一以上。而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开跑当天,随着Cosplayer领跑、二次元啦啦队、二次元摄影区、COS舞台秀等系列活动的集体亮相,这场“次元跑”的热度很快波及到了线上,不仅迅速登上微博热门话题,阅读量也在十几个小时内蹭蹭地超过2.7亿。e游小镇也由此在国内COS圈一炮打响。 陈梦瑶事后总结发现,不少Cosplayer自带流量和粉丝,颇具网络号召力,比起他们单方面邀请媒体宣传,不仅影响面更广,人群也更精准。这也让她开始跳出传统推介宣传模式,琢磨如何投其所好,花更少的钱,办更有影响力的事。据其透露,今年10月,e游小镇还将迎来一场更具泛娱乐气质的游侠大会,到时除了升级版的次元跑,还有游戏主题沙龙、行业同仁展、音乐会、美食街等适合更多群体参与互动的系列节目设置。 创造更多互动,让更多人才走近小镇留在小镇 今年春节后,有个地方,陈梦瑶跑得勤快。历时2个月,由小镇管委会与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联合举办的艺术与设计大赛将在5月9日揭晓,不久后学生们充满创意的作品将齐齐亮相小镇围墙。“名字也早取好了,就叫‘网红墙’。”据陈梦瑶介绍,为了画好这独具小镇气质的“网红墙”,从3月起,他们多次邀请学生参访小镇,实地感受小镇风貌和活力。期间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Peter Stickland教授等大咖也受邀为学生设计作现场指导。 关于“网红墙”的创意起源,陈梦瑶说,可以追及到去年在科艺学院的一次尴尬校招。她当时作为主持人,看着小镇企业代表轮番上台宣讲,学生却只顾埋头玩手机,等宣讲一结束就一哄而散。“绝大多数学生都没去过小镇,不了解小镇,更谈不上留在小镇。”回去之后,陈梦瑶开始思考,如何让家门口的大学生心甘情愿地留下来,第一步得让他们走近小镇,了解小镇。至于契机,不久后,他们发现小镇部分地块的围墙一直空着,既然如此,何不请学生来设计绘制?而此前小镇的一版对外宣传册就出自科艺学院学生之手。一来二去间,陈梦瑶发现,学生对小镇的态度在慢慢转变,“当我告诉他们《银河护卫队2》、《亚瑟王》这一类大片中的3D效果是由小镇企业参与制作,他们就直呼好酷,好赞,表示非常愿意来小镇实习。” 不过,小镇要发展,光靠家门口的人才还远远不够。“以游戏为代表的泛娱乐信息经济产业是典型的‘人才经济’,在北上广深杭这些一二线大城市面前,e游小镇该如何定位,才能在这场“抢人大战”中获得逆袭?”今年区“两会”上,陈梦瑶立足小镇现实,在提案中提出了小镇“泊虞一族”的概念。她告诉记者,北漂、广漂,一个‘漂’字道出了人在大城市无根无底的生存状态,而他们希望小镇通过不断提升软硬环境,强化增值服务,打造一个让年轻人希望结束漂泊,愿意停泊来下的温馨港湾。为此,她将尽自己所能,全心全意做一个为小镇摇旗呐喊的旗手。 (《转自2018年5月11日《上虞日报》记者 冯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