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资讯>文史天地

经元善晚年与蔡元培的厚交
发布日期:2016-07-26字体:[ ]

⊙古石

    110年前的腊月二十四日(1900年1月24日),晚清宫廷风云突变,支持维新的光绪在慈禧太后的胁迫下发布上谕,宣布以病告退,另立9岁的溥隽为“大阿哥”(太子),正月初一大清将改元“保庆”。这就是“己亥立储”。消息传开,举国人心惶然。时任上海电报局总办的经元善“顿觉风云惨淡”,不顾戊戌六君子殉难的前车之鉴,当即发电报给京臣盛宣怀督办请予力诤。盛宣怀哪敢向太后进言,以“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为推诿。经元善不甘罢休,于26日即领衔向清廷发出了要求光绪“力疾临御”的电诤(即《上总暑转奏电禀》)。经元善此举,居然一呼百应,在电禀上签名的沪上各界人士多达1231人。叶翰、章太炎以及黄炎培、吴稚晖、经亨颐等列名其中,连后来被称为学界泰斗的蔡元培的大名也和赫然其上。经元善一电,触怒大权独揽的慈禧,以叛逆之罪查缉经元善。经元善在众友人力劝下携侄经亨颐亡命澳门,免遭杀身之祸。经元善一电,博得社会广泛响应、支持。迫于中外舆论压力,慈禧不得不放弃立储改元,光绪皇位得以保住。

    对于经元善舍身电诤之举,维新派领袖梁启超赞曰“气贯云霄,声振大地,岁寒松柏,岿然独存。”康有为则称“余与君(即元善)为患难交”,经“抗淫后而救圣主”,“终身博施孜孜为善,不近名反近刑也,呜呼天呼!”可以完全认同梁启超评电诤之功:“今年(指2001年)仍得为光绪二十六年,皆先生之力也。”“己亥立储”已整整逝去110年,经元善冒死力柬之功也使他青史留英名。那么,蔡元培为何也参与电诤保皇之举?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为我们留下了深入研考的命题。

    经元善(1841——1903),上虞驿亭人,晚清著名慈善家、洋务企业家、改革家、教育家,在清王朝走向没落、中国濒临危亡的非常年代,他虽只绶三品知府衔,却是个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开创了多个中国第一,其影响决非一时之功效。他首开中国大规模民间赈灾,自1877年至1893年,他发动并主持的赈灾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募筹捐款之巨、赈灾范围之广、收放管理之规范、社会影响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也就是康有为、蔡元培赞佩的“孜孜为善”。他受李鸿章命,任上海电报局总办凡二十年,首创了股份制融资经营管理,使上海电报局成为洋务企业中最成功的一家,也为后人以股份制经营企业开了先河。他力主教育强国,在家乡继父志扩建敬修义塾,在上海创办经正书院,在余、上筹办中国第一所职业学校——农工学堂,而他最突出的创举是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学——中国女学堂。在政治上,他汲取西方先进治国理念,首先提出了“加重民权”,“仿泰西立议院”的政治改革主张。他“言信行果”,才有了文章开头斗胆反对立储,请光绪力疾亲政的惊天动地之举。

    蔡元培(1868--1940),我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他21岁中举,25岁进士及第,曾任翰林院编修。以他的横溢才华,满可升官进爵,享尽荣华,但蔡元培对清廷的腐败昏庸、国家的落后衰败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便毅然弃官从教,寻求救国之道。他从同情改良维新,到参加光复会、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认定了开拓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人生道路。他先后四次赴德、法等国精研欧洲哲学、美育和世界文化史,使自己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成为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他是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教育总长,他任北京大学校长达十一年之久。他为发展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蔡元培小经元善27岁,这“二元”怎么会走到一起呢?除了他俩都是绍兴同乡的因素外,主要是观点相近、志趣相投使他们跨越代沟而频频交往。

    1890年,蔡元培一度到上虞任《上虞县志》主编,对已有耳闻的上虞名人经元善进一步了解并十分崇敬。而当时经元善与蔡元培的师友王佐及富绅陈春澜已有交往。

    1890-1891年,经元善在家乡办了二件善事:募捐重修余姚曹墅桥和重修上虞积善堂,陈春澜是两项工程中捐资最多的乡绅之一。期间,在王佐的撮合下,蔡元培曾走访拜会了经元善和陈春澜。后来,戊戌变法(1898)那年,蔡元培弃官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校长)。他对戊戌六君子被害十分愤慨,日记中有“我甚为愤懑”、“维新党人,吾所默许”的记载。经元善也支持维新,经、蔡“二元”可谓志同道合了。何况蔡元培是光绪的老师翁同和的会师弟子,翁也是力保光绪、赞成维新的,经元善与翁家有交往,后来经元善的一个孙女还嫁为翁的孙媳。相同的政治立场更拉近了“二元”的距离。1899年,蔡元培到上虞分别拜访了徐焕庭、袁宾来、经元善、王佐等人,8月14日的日记中有“此时上虞筹义赈,有经某(即元善)主其事”等语,还记述了经元善劝陈春澜出银经过。这年10月,蔡元培曾再赴上虞晤经元善。

    由此可知,1900年1月经元善领衔电诤,蔡元培积极响应并在电禀上签名,是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己亥立储”事件后,经元善被押居澳门,直到1902年初夏才返回上海。闻经元善回沪,蔡元培迫不及待地前往探望慰问,

    4月23日,他与“同乡童亦韩、吕润身同往桂墅里,访经莲珊(即元善),即己亥冬主持电阻立嗣获遣逋澳门者也”(蔡日记)。不久经元善返乡时,蔡元培又跟着到上虞拜访经元善。这次访经,蔡元培主要为“求教女学事”,并请经元善在上海女学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演讲,后经元善果真应约作了演说。这年蔡元培也在上海创办了爱国女学堂,并与经元善的好友、电禀第二签名者叶瀚和章太炎等创办了中国教育会。蔡元培崇敬经元善并与之密切交往,便可见一斑了。

    经元善曾于1901年拘禁期间编辑出版了《居易初集》,记录自己生平之言行。1902年在上海再版《居易初集》。蔡元培读了《居易初集》后,欣然为之作序。近八百字的长序热情评赞了经元善。序中有“君(元善)每举一事,原始要终,针缕细密,非不事经验者。其所为荦荦大者四:曰复石堰、曰筹义赈、曰兴女学、曰请皇上亲政。……君所为或不尽遂,然君固尝尽心力,掷身家以为之,在君可谓无负。君生平得力尤在阳明氏知行合一之旨,故见义勇为,不受牵帅。”“君及今尚孜孜为善,不知老之将至……”序实事求是地概括了经元善一生作为与可贵精神,字里行间,流淌着对长者经元善的敬仰之情。蔡元培在序里还希望经元善继续为国为民作为不止,说“吾愿君益为之而不已也”!只可惜经历亡命澳门磨难,经元善的健康遭严重摧残,虽也想在“逋逃余生”,再献余力,但还是不无遗憾地于次年(1903年)秋在上海病逝,再不能“益为之而不已”了!蔡元培的《居易初集》再版序便成了经、蔡"二元"交往的最后见证。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