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资讯>委员建言

支持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3-01-12字体:[ ]

民革上虞区基层委 王炜荣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如何推进乡村产业的落地和运作”是每个返乡创业者都关切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区推进乡村振兴的许多政策落地,已经吸引了一批有梦想、有情怀的创业者,经过调研和自身体会,这些创业者最需要解决的还是“活下去”和“有发展” 的问题。我认为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努力,能有效帮助乡村产业生态的自我循环,解决产业落地与良性运作问题。

一、乡村特色产业需要人才沉淀

乡村振兴是一个稳步发展的长期计划,需要人才能扎根留下。通过采访数十家民宿从业者得知,就乡村民宿产业而言,每年年轻工作者的流动率高达95%。

乡建事业需要大量年轻人的加入才有活力、有发展,而这部分人员的流失目前却是最大的。现阶段,如何让年轻人相对稳定的在乡村工作,重要的是对愿意长期扎根本地乡村产业的人才给予特别支持,这一点光靠企业的力量是很难的,还需更多的政策加持。希望有关政策能涵盖到来乡工作者的多方面需求,比如经济补贴、子女就业、房屋租赁、工龄鼓励、医疗辅助等;对于愿意留在乡村开创有利于乡建的新产业、新项目的个体提供扶持,并且要考虑乡村建设的初级阶段,政策门槛要适合大部分的基础工作者。

二、乡村特色产业需要资金助力

相比其他产业,乡村产业往往以小规模、个人为单位,创业者有想法、有行动力,但痛点是普遍缺乏资金。想要突破原有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必须有更多投入,包括选用更好的原料、改善生产空间、招募和培训从业者、以及宣传和包装等。

我五年前回乡创业,小小的一间山野民宿通过努力成为了省级白金宿,成为了人们走进乡村的窗口,也为当地村落带来了更多收益。但是想要有所突破和推进,却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投入。其实,在乡村能落地并较好开展经营的乡村特色产业并不多,一旦碰到了疫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这些个体就难上加难,基本生存也得不到保障。如果这个时候离开了乡村,那么乡村发展势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希望能得到政策上的资金补贴,扩大补贴范围,比如疫情补助、特困补助、对有特殊技能的个体进行奖励等。另一方面,希望由政府牵头和出资,个体单位作为合作方或供应商开展各种项目的合作,可以是有利乡村发展的新项目,也可以是在政府计划内项目的政府采购。比如:业务培训、文化主题交流、民间赛事、特色研学等。此外,希望获得专项贷款的优惠支持。

三、乡村特色产业需要资源保障

在乡村扎根多年,我一直行走在乡村振兴建设的道路上,也往往感到个体能力的渺小、所需资源的匮乏。有时因为某个资源的断层,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只能放弃前行的步伐。资源是乡村特色产业的保障,集中在几个方面:

第一,简化准入程序审批环节、提高信息抵达率。比如在立项审批、政府采购、投资核准、融资服务、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分配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开通政府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直接、深入的听到创业者的声音,传达各种相关政策信息。

第二,技术性、专业性资源的嫁接。比如,对于一些传统技艺的断层和缺失,需要通过当地政府部门和各界的协助,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或引荐与相关院校和机构建立联系,既有利于当地传统工艺的传承,又能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第三,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大部分乡村特色产业都需要展示和生产的空间,希望借由政府的力量去协调和寻找。激活乡村的闲置物业,化废为宝,使其产生效益。只有为产业配置了合适的空间,才能吸纳更多的村民加入,从而提高乡村收入,实现真正的共富。

第四,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平台。很多乡村文化产业需要追溯当地的历史和传统,可缺乏可靠的信息资源,如历史记录、文献佐证、地方性统计数据等。如果能有专业人士的支持、可查询的渠道,将会对项目开展起到很大的帮助。

总之,资源配置的缺失会耽误产业落地的可能性和时效性,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地方政府的协助和支持,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以上是我通过自己的乡村创业经验和所见所闻提出的几点想法。希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关注个体创业者,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更为便捷、高效的合作支持体系。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