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资讯>委员建言

精准打造技工人才队伍 破解制造业发展瓶颈
发布日期:2019-03-18字体:[ ]

总工会界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技工人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此,我们围绕如何精准打造技工人才队伍、破解制造业发展瓶颈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区技工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工人才总量不足,内部结构不够合理。据调查,现阶段我区制造业技工人才总的缺口高达4.5万人,其中高级技工缺口近2.5万人,高级技工人才短缺现象愈加凸显。同时,现有技工人才队伍在结构上呈现出“三多三少、一稀缺”特征,即低级多、高级少,大龄多、青年少,单一技能多、复合技能少,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化行业技工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困扰我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一大瓶颈。

2.本地职教生就业少,学校建设有待加强。我区的技工人才主要依赖职业教育培养,而从目前情况看,一是职校毕业生直接就业比例低。2017年职业教育招生2714名、毕业2219人,其中6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直接在本地企业就业的学生比较少。本地生源的高职毕业生回虞就业的人数也不是很多,只有30%左右;二是职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企业技师进校园兼课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三是缺乏较高档次的实训工场。一些新的专业设置后没有相应的实训工场,如“动漫与游戏”专业设置后,因实训工场需要投入400万元,至今未建。

3.尊重蓝领氛围不浓,激励机制需要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地位低。普遍认为技工工作脏累差、整个社会对技工的总体评价较低、觉得做技工没有前途,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二是经济待遇差。企业对技能人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总体偏低,价值未得到应有体现;三是提升平台少。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工人技能认定与职位晋升不挂钩、向上晋升空间狭窄等问题,一定程序上也影响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同时,青年职工不愿苦学钻研技术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技能晋级缺乏规划和目标,职业精神和技能素养有待提高。

二、精准培养我区制造业技工人才的对策

陶关锋书记在区委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陶书记的讲话为我区技工人才的培养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结合我区实际,现就精准打造技工人才队伍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层面上,要高度重视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加大区内培力度整合教育、人社等部门职业教育技人才培养优势,统筹上虞职教资源,加大技工院校建设力度,建议将现有的上虞区技工学校升级为上虞区高级技工学校,并通过三年努力筹建成上虞技师学院(目前诸暨已建立,新昌、绍兴市区正在筹建),打造数控、模具、人工智能、计算机等几大骨干专业,拉长上虞职教人才培养链,让职校专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培育上虞工匠;二是要注重人才。把技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争夺战”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出台专项性的技工人才引育的综合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对外宣传,密切与有关高等职业学院或区内外应用型高校的联系对接,力求在未来技能人才争夺战中抢得先机;三是要提升职教办学水平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我区八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大职教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动手能力,加强较高档次的实训工场建设,同时要支持两所职校外聘企业技师为兼职老师,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

2.企业层面上,要主动融入技人才引育工作,为自身未来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要切实提高企业引育技工人才的意识。企业要充分认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远性,并着眼未来发展的高度,有义务、有责任切实加强当前技工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二是要积极构建技工人才“精准培育”新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扎实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加快完善政策措施和服务保障体系,采取教师、师傅“双师带徒”,学校、工厂“交替培养”,认真落实校企“双主体”责任,突出“校企双制、双元育人”核心;三是要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措施。要简化评价程序,将高级工或技师以下等级鉴定评价权下放给企业,探索建立企业技能人才企业自主评价机制,技能等级由企业自主确定,让技能人才论文写在流水线上,以激发企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意识。

3.从社会层面上,要努力营造技师光荣的良好氛围,为技工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环境条件。一是要让技工人才得到尊重。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技师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导向,总工会每两年要评选一批“上虞工匠”、每年要组织开展职工技术比武等系列活动,创造适应技工人才发展需要的良性社会文化;二是要让技工人才受到关爱。进一步完善技工人才政策,细化医疗、住房、就学等方面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更多外来技工人才。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开展各类联谊和竞赛活动,为外地来虞工作的年轻技工人才牵线搭桥,促进更多的外来年轻技工人才落户上虞并加速成才;三是要让技工人才看到前途。要切实加强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念。要创新方法,打通一线技工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确保优秀技工人才在学历提升、职称评定、岗位流动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享受更好的政策待遇,使技工人才心中有盼头,减少优秀技工流失或向行政岗位转型。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