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资讯>委员建言

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为建设“创新之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发布日期:2018-01-05字体:[ ]

龚宏武  委员

 

  一、目前的形势和问题

  区第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了“126”的总体要求,即:围绕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这一总体定位,坚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两条工作主线,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创新驱动、融合提质、开放带动、绿色发展、民生优先”六大战略,并提出了“致力打造人才高地”的要求。这是一个战略目标与战术过程的关系,特别是其中的“产业集群”及“创新驱动”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两大关键战略,也是关键路径,“产业集群”是进一步把经济规模做大,而“创新驱动” 是进一步把经济质量做强,做大与做强是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但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层次战略级人才的保障。

  近年来,为引导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向高层次发展,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于2016年10月份系统化地颁布了我区的“人才新政”——区委〔2016〕46号文《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才开发集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意见》,这份“人才新政”可谓是力度空前,政策力度之大创绍兴之最,也走在全省前列,社会反响很好。

  但在实践中我们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真正具有产业资源、产业带动能力的“国千”级、“省千”级、海外顶尖人才太少,不能满足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不能满足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到乡镇块状经济再到产业集群的三步跨越,但由于历史原因为主造成的“三多三少”(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多、技术密集型产品少,贴牌产品多、自有品牌少)这一低层次产业结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高层次人才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2.引进的高端人才人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既与我区的建制层次、客观环境有关,更与我区产业层次不高相关。

  3.从国家“211”、“985”等名牌大学招聘到的应届毕业生(本科、硕士研究生)太少,他们是应届毕业生中的“高端段位”,目前企业要从浙江大学招聘到应届毕业生极少,清华北大交大复旦更是几乎没有。招不到名校优秀毕业生,也是输在起跑线上。

  4.企业家后备力量总体不足。企业家是一种高素质综合性的高端人才资源,目前50岁以上的企业家群体,大多是自然生长的,但年轻的企业主,有的是富二代,有的是创一代,他们最终能否成为“企业家”呢?目前我们对企业家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和常态化。

  二、原因分析

  1.缺少高端人才的需求拉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种政治及地理原因决定了上虞以农业为主,少量的工业也只是劳动密集型和中间配套型小产品,对人才的要求不高,这一产业基调延续到了改革开放,虽然上虞的工业经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实力,但“三多三少”现象目前依然较多地存在。这是需求方面的原因。

  2.缺少高端人才的供给环境。由于上虞一直以来都是县级建制区域,与省、地(市)中心城市存在较强的距离感,在交通、信息、各类资源及人文环境诸方面都不利于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住。这种影响目前依然存在,这是供给方面的原因。

  3.产业发展与人才积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部分企业在讲究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人才的引进过于功利,缺乏长远目光,而政府对此也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4.受产业发展规律的影响和认识过程规律的局限。目前,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的局面,我们的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难的竞争,我们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才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如饥似渴的感受,对高端人才的引进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解放。相对地说,那就是我们以往的超前意识不够,思想解放不够。

  三、卧龙的实践

  卧龙董事长陈建成对人才工作有句名言“人才有多强,企业竞争力就有多强”,这句话等同于“要做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就要有世界领先的人才”。人才战略要服从于公司战略,卧龙的公司愿景是“东方西门子”,具体化为战略目标就是“全球电机No.1”。因此,公司的人才战略是:

  1.各层次人才必须充分满足公司转型升级和战略聚焦的需要

(1)战略性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以引进为主。这类人才直接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他们是全球电机行业的顶尖专家,拥有丰富的技术与市场资源,来到卧龙后,大多成为公司高大上及军工项目的带头人或负责人。如我们在2015年成功引进原西门子电机业务高级主管高关中博士,又如我们于2016年中期成功引进原台湾东元电机总工程师冯雪晴博士,使我们的工业电机产品线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战术层面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自我培养为主,辅之以市场招聘。公司先后与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浙江大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上虞市职教中心合作办班,并向中欧工商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派出中高级管理、技术人才进行在职或脱产委托代培。2016年,公司专门成立了管理学院并正式运营,开设了厂长班、车间主任班、以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采购、品质、营销、商务等)等7个班级,后备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2.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1)引得进——有待遇有共享。尊重市场规律,体现知识价值。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公司都制订有系列的福利待遇政策,注重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比如成果一次性奖励、连续提成政策等等,仅2015年一年成果一次性奖励,公司支出经费超过了1500万元。

(2)用得好——有平台有地位。近年来,引进人才中已有5 人担任集团高管、7人进入产业集团经营班子、42人进入子公司经营班子,为公司引进培养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实现事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舞台。对于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技术人才,公司制订了内部职称评聘制度,并与经营管理干部横向比照享受待遇,。这样,各层次、各类别的人才都感觉到有平台有地位,受到了尊重,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3)留得住——有作为有激励。公司每年要评选科技成果和技术革新奖,以及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产品鉴定、先进科技工作者评选等,除高额奖金外,更注重精神激励,鼓励推荐人才积极申报国家级、省市各类先进荣誉。公司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激励,公司建立了以“诚、和、创”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强化对各类人才的文化熏陶,树立“卧龙人共同的家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等人才理念,把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把企业发展目标和人才成长联系一起,牢固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3.多渠道、多平台、多维度打造人才高地

(1)基地引。紧跟产业开疆拓土步伐,设立研发基地着力吸引国内外高端吸引人才。2007年公司斥资1亿元在杭州设立了卧龙电气技术研究院,近五年来共引进博士后、博士、硕士和行业高级人才88人。并先后在日本、德国、荷兰设立研究中心,成建制地进行团队引进和团队建设工作,近三年共引进具有世界500强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人才20名。

(2)业内寻。凭借公司在行业协会的优势地位及良好人脉资源,通过行业协会推荐、业内人士介绍等方式,引进集聚行业内顶尖人才,近三年来,公司共引进同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及以上人员)40余名。凭借公司实力,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引进集聚行业内顶尖人才,

(3)外出招。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依托猎头公司和专业网站等途径高薪吸纳高学位人才和中高级实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项目带。依托虞籍海外人脉资源,特别是通过引进国外智力项目,采取项目合作、引才引智并举等方式,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如2009年公司与日本松下电器合作,共同开发应用YYW3系列塑封节材高效单相异步电动机等项目,先后从松下公司引进永井茂、前谷达男等6位日籍专家,通过与意大利WAM公司合作,引进意大利籍专家2名。

  四、对策建议

  随着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融入大绍兴之后的上虞,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小县城的闭塞,与绍兴的一体化和与杭州宁波的便捷交通等,上虞已成为高端人才的风凰之巢、可栖可依。客观原因已经在发展中得到了解决,剩下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了。

  1.以实施“126”总体战略为出发点,根据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与产业集群层次相当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一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切实加强对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重视,根据产业规划制订相应的人才规划,将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工作列入有关级别、相关部门的政绩考核范围;二是将产业平台视作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载体同时打造,建立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人才供需互动对接机制,重点以院士、国千、省千层次人才为主。目前的政策力度是大的,关键是政府、企业要共同努力落地实施,政府各部门、各基层乡镇要像重视招商引(选)资一样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柔性引进办法。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对拥有科学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推进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短期聘用等方式引进智力。 对于用人单位或高端人才自身存有顾虑的,可将高端人才的编制留放在相关事业单位,如人才代理中心、本地高校或中职院校内。积极探索高端人才柔性引进的制度创新。

  3.主动出击,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可以购买服务,通过专业引才机构招引高端海外人才,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可以组织更高频次的招才活动。做好名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工作,每年面向国家“211”、“985”高校招聘一批优秀毕业生,进入产业集群企业、创新优势企业。通过开展新乡贤评比培育活动,鼓励更多上虞优秀分子学成后回家乡创业发展。

  4.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通过企业家协会等平台,组织现实板、草根板的MBA课程,与国内著名高校(如浙大、上海交大等)合作,对年轻企业家进行培训,采用“工作岗位传帮带、课堂上面授讲课、相互参访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区外、国外资源,每年选派若干年轻优秀企业家到国外培训或到国内著名企业参访、挂职,形成新一代企业家的国际视野和宽广胸怀。

  5.建立高端人才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和统一协调机制。 除了政府人事部门正常的人才服务程序与制度外,对高端人才,还要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培育高端人才的归属感;对引才、用才、留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人才在本区范围内的流动等,要统一协调,一种声音说话,政府与企业合力打造新的引才优势,以政策优势、人文优势弥补地域劣势。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